隆冬時節,惠安崇武。
  熙熙攘攘的主街旁,昱泓寶典展館裡人來人往,特別熱鬧。展館主人王新陽,15歲學雕藝,在石雕行業摸爬滾打了30多年。近年來,石雕業面臨的資源、勞動力成本等瓶頸日漸顯現,壓力之下,他發揮雕藝技術優勢,一頭扎進玉雕、木雕領域,又闖出一片新天地。2013年11月,他的昱泓工藝有限公司的“龍生九子”等系列玉雕、木雕作品,在第二屆中國雕博會上一推出,即引起轟動。
  十八屆三中全會充分肯定了非公有制經濟的地位,對激發非公經濟活力和創造力提出新的更高要求,昱泓公司的轉型正是這一浪潮中的一朵浪花。去年以來,泉州政企同心,以推進民營經濟綜合配套改革試驗為動力,加快二次創業步伐,加快創新轉型的熱潮正激蕩在環泉州灣這片創業熱土上。
  “增強憂患意識”大討論帶來了一場頭腦風暴,徵集了上千條金點子,更集聚起民營經濟發展的新能量
  對泉州而言,2013年,註定是不平凡的一年。
  2013年初出爐的統計數據顯示,泉州2012年實現生產總值4726.5億元,經濟總量連續14年居全省各設區市首位,各項經濟指標持續向好。但泉州市委、市政府仍居安思危,在全市上下發起了一場影響深遠的頭腦風暴。
  這場風暴,主題鮮明——增強憂患意識,推動長遠發展!市委號召全市,要常懷憂患之心,深入思考“差距在哪、問題在哪、風險在哪”,早做準備。
  民營經濟向何處去,是這場討論的焦點和熱點話題。經過30多年高速發展,泉州民營經濟從不起眼的小草,成長為參天大樹,成為泉州經濟發展的主力軍。泉州市委政研室副主任陳輝煌說,泉州經濟版圖,民營占比逾九成。民營經濟異軍突起,使泉州模式與溫州、蘇南、珠三角模式齊名,泉州更被省政府確定為民營經濟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
  但泉州市決策層仍清醒地看到,泉州財政收入、產業結構與特區廈門、省會福州比,還有一定差距;與國內發達的蘇州、無錫、東莞等市比,經濟總量、產業結構、產業層次等方面的差距明顯。在新的歷史起點上,省委、省政府要求泉州繼續發揮福建東部引領作用,泉州上下深感使命責任重大。
  “開展憂患意識大討論的目的,就是要進一步解放思想、開闊眼界,對標找差、居安思危,做到決不故步自封,決不驕傲自滿,永遠保持改革創新、拼搏奮進的精神‘鈣質’,為打造泉州民營經濟升級版註入新動力、新活力。”泉州市委書記黃少萍如是定位憂患意識大討論的目的。(下轉第2版)
  (上接第1版)
  根據徵集到的1000多條建議,泉州市委、市政府梳理出加快創新轉型、突破重大項目引進、健全民營經濟綜合配套機制等25個重點調研專題,明確了52項轉化計劃,制定出加強重大項目工作、打造重點產業鏈、培育“科技小巨人”企業、提升環灣中心城市綜合服務功能、推動文化產業發展、“海納百川”高端人才集聚等6份配套政策文件。
  為把大討論的成果形成創新發展的新能量、新動力,泉州舉全市之力,加快實施“萬億集群計劃”。其核心是拓展高端製造領域,抓緊填平補齊產業鏈,力爭至2015年,全市紡織服裝、鞋業、石化產業集群產值超2000億元,機械裝備、建築建材、食品飲料3個產業集群產值超1000億元。
  深化改革,創新是靈魂。泉州市長鄭新聰對記者說,泉州將認真運用憂患意識大討論的成果,確定新一輪改革重點領域,著力解決妨礙持續健康發展的體制機制問題,力爭在民營經濟綜合改革等方面走在全省、全國前列。
  泉州民企總數達10多萬家,大部分是中小微企業。如何促進這些企業合作,形成抱團優勢,實現整體效益?經過長期調研和醞釀,該市出台並實施“萬家企業手拉手”三年行動方案,截至去年底,已有1268家中小企業與180多家龍頭企業協作,對接產能450億元以上。
  龍頭企業與中小企業牽手,呈現出神奇的榕樹效應。安踏公司有34家本地企業為之配套,其中既有年產值上億元的運動鞋配套企業,也有年產值幾萬元的配件加工小微企業。輝煌水暖集團是南安水暖業四大龍頭企業之一,過去一直把大批訂單放在廣東潮州、河北唐山等地,去年以來,越來越多訂單交給了本地企業,如今在泉州已有4家較大型的配套協作企業。
  激活非公有制經濟,要降低民間資本投資門檻、消除投資壁壘。2013年春節長假一結束,泉州就舉行民企產業推介對接會,將基礎設施、農業、社會事業等領域的一批項目向民企開放。2014年,泉州將抓住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的新機遇,著力改變民營經濟產業層次偏低、勞動密集型產業偏多、現代服務業比例偏低的現象,爭取設立國家級電子商務基地、服務外包基地、海西民營經濟總部區和區域性物流中心以及傳統產業轉型升級示範區。
  突破傳統路徑依賴,加快創新轉型步伐,泉州民營經濟正持續突破發展“天花板”打造升級版
  晉江磁竈生產的日用陶瓷,宋元時就曾隨海上絲綢之路的船隊,輸出至東南亞、中東、非洲等地區。但建築陶瓷業帶來的嚴重污染,一度成為泉州之痛。
  為了實現節能減排目標,泉州確定了建築陶瓷業“煤改氣”三年計劃。去年10月,位於磁竈錢埔村的合興公司,接上天然氣,點火成功,同時關掉煤氣發生爐,磁竈建陶瓷業數十年燃燒煤炭的歷史,至此宣告結束。
  陶瓷業全行業實現“煤改氣”,是泉州民營經濟加快轉型升級的一個縮影。
  民營經濟轉型升級,既是對已有產業的延伸提升,更是依靠內生動力,向新的產業、新的高地奮力拓展。
  全省縣域經濟首強縣晉江,提出“追昆山學新竹,創新發展晉江經驗”,大力發展工業設計、高新科技和現代服務業,開設了洪山國際工業設計園區、濱江總部經濟區、內坑物流園區等多個提升項目,大力推動“晉江製造”向“晉江智造”轉變。
  在中國休閑服裝名城石獅,面對紡織服裝業“成長的煩惱”,該市突破性推出“米蘭計劃”,提出要逐步實現產業轉型升級,著力與國際接軌,實現時尚、個性、高端的發展目標。去年,《石獅“米蘭計劃”發展戰略規劃》獲得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評審組通過。如今,卡賓、愛登堡、富貴鳥、帝牌等一大批石獅服裝企業,正踏上新一輪高速發展之路,引領石獅服裝繼續大步走向國際市場。
  在鯉城區,針對名勝古跡眾多、傳統戲曲品類繁多、文化底蘊深厚的現狀,大力發展文化產業,涌現出民營資本福建創投、源和1916、T淘園等一批文化創意產業基地,成為泉州經濟新增長點。
  民營企業集體創新促轉型的背後,是強大的投資驅動和技改推力。隨著憂患意識討論深入進行,泉州政企逐步形成共識,創業能量再次迸發。2013年,全市預計完成工業投資1020億元,同比增長19.1%。泉州民企創新活力十足,全市擁有省級創新型企業25家,省級創新型試點企業75家,數量居全省之首。2013年啟動“科技小巨人”三年行動,重點培育400家科技型中小企業,增強民營經濟發展後勁。
  泉州民營經濟迅速崛起,離不開遍佈國內外的銷售大軍。目前,全國經營泉州品牌的店鋪超過30萬家。頭腦靈活的泉商,在鞏固網下銷售的同時,還集體發力電子商務。安溪鐵觀音銷售占全國茶葉電商銷售額42%,淘寶網的休閑褲、運動鞋服和羽絨服近80%產自泉州民企,京東商城上已銷售的水暖衛浴產品60%是泉州民企產品。安踏、七匹狼等公司成為電商運營示範企業,七匹狼線上年銷售額超過10億元。德化縣茶具陶瓷網絡銷售量全國第一。
  在憂患中轉型,在激情中跨越。初步統計顯示,2013年泉州市完成生產總值5250億元、同比增長11.5%,公共財政總收入649.6億元、同比增長13.5%,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2500億元、同比增長24%,主要經濟指標在高基數上實現較快增長。
  (原標題:憂患意識大討論的背後)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hpsxmjordv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